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时尚美学访彭静莲教授(5)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彭静莲:的确如此,人类学也经历了自身演化发展的阶段。在对这些看似琐碎的文化现象的观照中,人类学方法正是以其对跨语境的异质性存在的“看”而

彭静莲:的确如此,人类学也经历了自身演化发展的阶段。在对这些看似琐碎的文化现象的观照中,人类学方法正是以其对跨语境的异质性存在的“看”而标志自身。这种“人类学语言”以及经验性研究,使我们对于表演艺术、物质对象或物质的碎片的“看”与重新阐释成为可能,从而以一种万花筒的多元视角创造了新的开始。

向 丽:您所说的“万花筒”意象对于审美人类学研究而言非常重要,它意味着新的研究理念和视角的生成,您可否就这“新的开始”再做一些分享?

彭静莲:我曾经尝试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下观照中世纪艺术,诸如以天使长圣迈克尔为题材的中世纪艺术。圣迈克尔与以龙形式出现的魔鬼斗争的场景,在基督教的绘画和雕刻中非常多见。我曾看到一个来自法国南方的,约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关于圣迈克尔的雕像。在这个由橡木和金属多重叠加的原初雕像中,天使长圣迈克尔右手拿着剑,左手持天平,在他脚下的是他正在惩杀的恶魔。他将卷曲的头发盘绕成王冠戴在头上,脸上带着一种极其柔和安详的表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雕像已经支离破碎。他失去了一只手、两条腿和右臂,脚下的魔鬼也不见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物质性的丢失导致了图像的“变形”,它走出了宗教性环境,也因此不完全属于宗教对象。在当代一系列社会世俗化的转变中,当纯洁性与真实性成为当代人的审美偏爱时,这缺少了几个身体部位的圣迈克尔,也已幻化为一个自由飘浮在空中的舞者。

向 丽:这残损的身体在时空的叠合和转接中呈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美感,令我想起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在《美感论》中谈到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时所指出,正是这意外造成的残损成就了这个雕像的完美,因为这样的它,就只能用它失去的头部和四肢,衍化出多重新生的身体。这样的身体经由时间与当代人的经验而重塑,观者对于此种重塑的经验所获得的美感是否通达了您所说的“真实”?

彭静莲:是的,正如这个雕像的魅力不仅在于他表情的平静和姿态的优雅,而在于由碎片和时间所形构的多种可能性。它焕发出一种真实的感觉,因为它拥有了“灵魂”。在后现代意义上,“真实性”是由观者而不是制造者/艺术家来调节的。真实性是对于过去的重新诠释,重新循环,以适应当代的情境。因此,拥有真实性的艺术既有历史渊源,同时又从这种历史中生长出了新的开始。换句话说,真实性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过去亦即新的开始。

三、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时尚问题研究

向 丽:审美人类学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今天,对于美学和人类学的研究理念和视野提出了诸多问题,尽管这一交叉性复合型学科仍然有不成熟之处,但我更愿意将它当做当代美学和人类学发展的新的生长学科。您长期以来从事人类学研究,在移民、跨文化和时尚等问题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成果,可否请您结合一些田野个案对当代人类学研究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以审美人类学视野研究时尚问题做一些交流?

彭静莲:在人类学研究中,民族志既是研究方法又是书写方式。田野工作除了我们常谈到的实证研究、整体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参与式调查等之外,实际上并没有通用的固定规则。在田野工作中,需要较高的个人经验。民族志研究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技能、学科和视野。

向 丽:对同一田野,为何会出现不同的书写文本?我想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您谈到的学科与视野。在具体观察与访谈中,您认为资料的收集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您又是如何将这些资料融入问题研究意识之中的?

彭静莲:在田野中,我们需要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或资料,包括背景数据、感官数据、观点、知识与感觉等等,为了收集这些相关数据与资料,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访谈报道人时组织和提出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要问真正富于开放性的问题,不要将自己的先见带入问题之中,并用能够让对方理解和适当的语言提出清晰的问题。

向 丽:目前国内审美人类学最大的瓶颈和发展趋势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审美人类学如何在与传统美学和人类学的契合、区分之处形成自身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论;二是如何寻找到当代多元文化叠合中体现审美新质的个案,通过对其中蕴藉的中国地方性审美经验与中国经验的考察、阐释,发掘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增长空间。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或革命。您刚才提到对感官数据和感觉的捕捉非常关键。荷兰学者范·丹姆曾经在《语境中的美:关于美学的人类学研究》中谈到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美学问题时会遇到的几个障碍,其中一个就在于,审美情感是个人的、内在难以描摹的状态,它很难通过民族志研究方法得到充分了解。(6)See Wilfried Van Damme,BeautyinContext:TowardsanAnthropologicalApproachtoAesthetics,Leiden,New York & K?ln:Brill,1996,pp.13~30.因此,人类学家一般都通过处理不包含人类主观情状的艺术主题来回避这个问题,研究的重点相应地集中在静态的艺术成品上。可见,传统人类学研究在面对审美情感和审美经验时,会难免显得捉襟见肘或陷入某种尴尬。审美人类学恰恰要面对这一难题,这也是体现它自身的魅力所在。

文章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网址: http://www.ddyylczzs.cn/qikandaodu/2021/0301/663.html



上一篇: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及开发探讨
下一篇:民间儒学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以曲阜

当代医药论丛投稿 | 当代医药论丛编辑部| 当代医药论丛版面费 | 当代医药论丛论文发表 | 当代医药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